根據港交所官網披露,國鴻氫能、德康農牧、升輝清潔、K CASH集團4家公司在11月27日同時啟動公開招股,這也延續了近期港股IPO市場回暖趨勢。
今年四季度以來,極兔速遞-W上市創造了港股市場年內第二大IPO項目,菜鳥等知名企業也遞表港交所IPO,而新股在上市首日表現也頗有看點,如藥明合聯在上市首日收漲35.92%,友寶在線首日收漲40.87%。
4家公司同日啟動招股,也讓今年以來較為萎靡的港股IPO市場迎來回暖信號。
根據今年10月畢馬威發布的《中國內地及香港IPO市場2023年第三季度回顧》報告,今年前三季度,中國香港IPO市場僅有44家企業IPO上市,募資總額246億港元,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5%與65%。
報告也顯示,自9月以來,港股IPO節奏已有所加快。截至2023年11月28日,正在「排隊」的港股IPO企業97家,這其中包括了順豐控股、菜鳥、美的集團、找鋼網、知行科技等明星公司。
港股IPO市場回暖,也與港交所在今年以來推出的系列改革措施有關,如降低港股IPO市場門檻,以及改善二級市場流動性等,業內人士表示,政策的效果在逐漸積累的過程中。
今年3月31日,港交所推出18C上市機製,通過下調上市門檻,以吸引未盈利的特專科技公司赴港上市,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半導體等領域公司。
在提升流動性方面,今年6月份,港交所正式啟動「港幣-人民幣雙櫃臺模式」,以吸引更多海外資金,而且未來該製度或將引入至港股通交易。今年8月29日,香港特區政府宣布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。自11月17日起,港股交易印花稅從0.13%降至了0.1%。9月26日,港交所又推出GEM上市改革咨詢文件,擬簡化轉板機製,改善小型股流動性。
此外,自11月22日起,港交所還已啟用新的新股結算平臺FINI,將新股定價至正式上市的時間由原來的5日縮短至2日,有助於減少新股在超額認購所凍結的資金,增強市場資金流動性。此次國鴻氫能等4家同日招股的公司就將成為第一批「嘗鮮」FINI的公司。